升级人力资源 助力集团迈上新阶梯

时间:2020年08月21日 15:57
作者:

核心提示:某省级建工二级单位在职业发展通道、薪酬体系和绩效体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,该如何解决?

0 1

PART

案列背景

1

客户背景

某省级建工二级单位,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上级集团的资质与品牌,是集投资、开发、建设、运营、设计、科研、生产、劳务及机具租赁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国有综合性建筑集团公司,省优秀骨干建筑企业。

集团注册资本金数亿元,年施工能力上百亿元,拥有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数千人。集团在省内设有十多个土建分公司、数个专业分公司,在省外也有区域公司,并设立了国际事业部;同时有若干个全资子公司、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,已形成完整的建筑产业链,具有独立承担大型工程及PPP、BOT、EPC等高端建设项目的综合实力。

2

管理现状

(1)职业发展现状

公司基本没有职业发展通道的概念。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观概括下来主要就是:机关上的争取往行政干部上去挤;项目上的一定要从施工人做到项目经理。专业化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,专业人才不受重视、缺乏激励。

长此以往,已严重影响到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。一部分优秀的人做到了干部,而看不到希望的优秀员工便选择了离职。公司内部市场化的专业人才队伍紧缺,预结算、工程技术等核心业务条线的专业力量已受到了明显影响。

(2)薪酬体系

一方面,公司的薪酬体系较为老化,各分/子公司各自为战,薪酬体系、标准等均不统一;另一方面,薪酬本身的激励性未发挥出来,其中部分是职业发展体系的原因,更主要的在于激励的合理性与精准度不足。

整体上讲,员工对公司的薪酬满意度较低,普遍反映薪酬缺乏公平性,薪酬的激励效果较差。咨询组在调研过程中,遇到过不少情绪激动的员工,大家对本次薪酬变革也抱有很高的期待。

(3)绩效体系

与其他单位类似,该公司的绩效考核总体上讲就是——有,但没用。总部只有部门考核,无个人考核;部门考核每年的结果都是所有部门得满分,这一点让公司领导非常不满。分/子公司情况不一,有的完全没有绩效考核,有的制度不健全也缺乏执行,有的已经在积极执行并在过程中持续优化。

总体来讲,公司的绩效体系现状与之前的薪酬体系非常类似,绩效体系尚未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3

核心诉求

在岗位优化的基础上,完善多渠道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,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和晋升奠定基础。完善职业发展序列中各层级的纵向和横向晋升资格管理,明确职业通道与薪酬体系的联系,建立“能上能下”的用人机制,引导和促进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。

统筹考虑公司所需的激励导向,结合绩效体系,明确薪酬分配的关键思路;进而,优化和统一薪酬结构设计,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岗位绩效奖金的核算办法,满足不同序列岗位的激励要求。

适当拉开内部薪酬差距,提升薪酬分配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;同时,优化激励机制设计,刺激各分/子公司的效益提升,做大薪酬总盘子,提升公司整体的薪酬吸引力。

0 2

PART

体系建设过程

针对以上工作内容,在前期系统调研的基础上,攀成德与客户紧密配合,有序开展人力资源各模块的优化建设工作。


图1: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步骤

1

管理诊断

(1)职业发展通道

经调研分析,咨询组认为公司的职业发展通道在通道设置、晋升标准、通道管理三个方面呈现出如下问题:

通道设置方面:公司已建立三条职业发展通道,但在实际操作中还缺少职能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工勤服务人员的上升通道,员工晋升空间有限,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,也易造成骨干员工的流失。

晋升标准方面:目前部分岗位的任职资格说明还有待进一步完善,岗位晋升的标准较为简单,可操作性较低。

通道管理方面:当前的通道设置存在“能上不能下”的现象,横向发展管理不健全。

(2)薪酬体系

经调研分析,咨询组认为公司的薪酬体系在合理性、统一性、薪酬分配、薪酬管理四个方面呈现出如下问题:

合理性方面:公司整体薪酬偏低的同时,项目部员工薪酬水平相对较低。此外,定薪依据不完全是岗位价值,仍存在以人定薪的情况。配套方面,目前缺少系统的跨区域薪酬调整机制。

统一性方面:各分/子公司的薪酬结构不统一,差异明显,且各分/子公司无统一的薪酬参考标准。

薪酬分配方面:公司部门正副职、分/子公司经理的薪酬模式与岗位价值不匹配,项目兑现和营销激励执行不到位,薪酬平均主义问题较为明显。

薪酬管理方面:薪酬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,当前薪酬发放普遍不及时,不利于公司的良性运作。

(3)绩效体系

经调研分析,咨询组认为公司的绩效体系在系统性、统一性、文化与理念三个方面呈现出如下问题:

系统性方面:当前整体考核框架、指标体系不完善,过程管理与结果运用较为欠缺。

统一性方面:公司总部和下属单位都在做绩效管理工作,但尚未形成统一、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(包括绩效考核、过程管理、结果应用等)。

文化与理念方面:公司目前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,考核较为流于形式,总体而言未形成高绩效文化。

2

职业发展通道

(1)系统设计通道序列,保障全员覆盖

表1:职业通道序列

职级

行政管理序列

项目经理序列

专业技术序列

工勤技师序列

13

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

——

——

——

12

副总经理、三总师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;高级顾问

首席项目总监

11

分公司正职;总经理助理、三副总师;顾问、总监

高级项目总监

首席专业经理

10

部门正职;纪委副书记、工会副主席;高级咨询

项目总监

9

分公司副职;部门副职;咨询

——

高级项目经理

高级专业经理

8

高级主管

一级项目经理

高级技师

7

经理助理

主管

二级项目经理

专业经理

6

科室正职

高级主办

三级项目经理

技师

5

科室副职

主办

——

4

高级专员

高级业务员

初级技师

3

专员

高级技工

2

高级干事

业务员

技工

1

干事

初级技工

(2)配套任职资格及考试认证,保障科学合理性

表2:序列层级评分表示例

高级项目经理评分表

被评人

时间

项目

内容(对应标准分)

标准分

评分范围

最低控制分

得分

必备条件

本科学历(1998年前毕业的大专学历),工民建、工程管理、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

/

/

/

/

中级职称,注册一级建造师/项目管理资格证书

X年以上工作经历(大专X年以上)

X年,公司内部年度/双年度专业考试全部合格

项目经验

担任过XX以上建筑、XX技术难度项目、或XX钢结构等具有一定难度项目的项目经理

5

0-7

4

完成X个及以上中型(三类)项目或累计XX万平方米及以上或累计造价XX亿元及以上项目且无安全事故

20

0-25

16

上述项目中,均完成前期策划中安全、质量、进度、技术、环境目标

15

0-20

12

上述项目中,均满足项目成本管理目标,包括成本目标、成本清晰、资料齐全、结算时间满足要求等

10

0-15

8

业务建设经验

主持完成过X项公司管理/技术标准建设工作,或X项公司技术研发工作,或X项公司工法编制

5

0-7

4

培训师经验

开设过X门固定课程(内部培训)

5

0-7

4

培养出X名项目经理

5

0-7

4

项目评比

公司综合检查排名前X名项目X

5

0-10

0

主观考评

知识水平:在项目管理上具备一定的知名度,在公司内为大家熟知;掌握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知识,熟悉本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章程、规范、规定和标准,熟悉本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和公司所处发展环境,熟悉企业制度/流程建设相关知识,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知识

5

0-5

3

能力水平:卓越的目标管理能力、优秀的计划与组织能力、良好的管理创新能力、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、很强的执行力、优秀的项目管理能力、优秀的成本控制力、卓越的领导能力、优秀的员工指导培训能力、优秀的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能力、具备市场经营能力与商业转化能力、很强的品牌与效益意识

15

0-15

9

敬业精神:很强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、很强的诚信服务意识、很强的责任心与职业操守、获得公司范围内认可

10

0-10

6

加分项

在主管项目召开公司级、县、市、省级现场会

5

0-5

0

创新型项目经历:负责过管理创新或管理改革工作,对公司制度、流程优化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

5

0-5

0

科研论文:在核心期刊作为第一撰写人发表X篇及以上论文

5

0-5

0

专利:有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

5

0-5

0

获得X项及以上省部级及以上科技、工程类奖项

5

0-5

0

总分

(3)确保职级通道的最终分布与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相符

表3:序列层级分布情况

序列

职级

人数

占该序列人数比例

控制比例

行政管理序列

高级主管

-

-

10%

主管

高级主办

20%

主办

高级专员

30%-40%

专员

高级干事

30%-40%

干事

总计

专业技术序列

首席专业经理

<10

高级专业经理

<30

专业经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