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你是不是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:(1)逢年过节回家时,周边的人都在谈论某某某家的孩子又买房、买车了,一个月收入好几万呢?(2)闲暇无聊刷短视频放松时,不时就刷到什么:22岁靠自己经济独立,从身无分文到目前年入N万元。
听多了、看多了,有时候真的怀疑自己,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厉害,自己却这么差,还在为三五千元的工资而努力奋斗着,在为几元钱与小摊小贩等砍着价,那么现实真的如此美好吗?月入过万真的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?其实你看到的,你听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的,特别是在虚荣心作怪之下,很多人往往都会夸大其实,要了解国人真实的收入情况,其实关注各类调研报告、统计公告会更加符合现实,毕竟数据不会骗人。
北师大数据
北师大在2011年10月设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(前身是2006年设立的收入分配和贫困研究中心),主要研究收入差距警戒下相关的应对措施,推进社会公平。按照该研究院的2020年最新发布的抽样调研数据显示:目前中国家庭中月入5000—10000元的仅占比4.52%,人口数量约为6328万人;收入在10000元-20000元的人口占比0.56%,人口数量约为784万人;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人口占比0.05%,人口数量约为70万人,也就是说调研体现的数据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其实只有0.6%的左右的人口,全国来看也就854万人而已,距离我们想象中的数据差了一大截。
纳税数据
调研数据有可能是因为样本的原因导致存在较大的偏离,我们可以通过纳税的数据来进步验证,2018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为5000元,表面上来看是因为我国的收入提升了,但其实提高起征点之后,我国的纳税人还是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的(其实相当于国家在给我们减税), 按照国家税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提升纳税起征点后,我国的纳税人数由原来的1.868亿人降低到6369万人,减少了三分之二。换一句说,全国超过5000元/月的人仅有6369万人(与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推算数据差不多),而按照提升1500元起征点下降三分之一纳税人的比例来看,全国目前月收入超过1万元,估计难以突破千万人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
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对外发布统计年鉴,《年鉴》中有关于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收入数据,按照最新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,2019 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收入53604元,折合月收入4500元左右;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收入90501元,折合月收入7500元左右。私营单位的收入尚不到1万元的一半,即使是非私单位也有四分之一的差距,再考虑到被平均的情况,实际上很多人的收入都低于平均值,而这还是城镇的情况,如果是广大的农村地区,收入会更加有限。
总结
虽然数据也会有偏差,但是至少比我们所听的某某某书说会更加有可信度,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来说,月薪过万确实属于高收入群体了,至于说网上的心灵鸡汤,少听些即可。